新聞第一站
乘“數”而上 以“評”賦能
江蘇省揚州市工程交易綜合評價體系助力招投標市場健康發展
本報訊 今年以來,江蘇省揚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創建工程交易綜合評價體系,以多維度指標、多元化形式和多場景應用,助力交易監管、平臺服務提質增效,賦能招投標市場健康發展。
據統計,自綜合評價體系實施以來,目前揚州市有136個項目收到市場主體各類評價7528次,被評項目平均4.8星(最高5星),記錄代理機構不良行為3次,相關主體已完成問題整改。
為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共服務能力,揚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項目質效、主體行為、市場環境等重點維度,通過拆解交易活動全流程、各環節,創立覆蓋招投標全生命周期、各方主體共同參與的分級指標體系,共設計一級指標57個、二級指標105個、三級指標277個。
一是錨定項目質效進行評價。揚州市綜合專家評審意見、資金節約率、得分差異率、競爭活躍度、期望達成度、市場開放度等指標,全方位評估每個進場招標項目的交易質量與效益。二是圍繞主體行為開展評價。針對代理機構從業、交易活動組織、平臺業務服務、評標專家履職等一系列主體行為,建立起立體交叉的互評指標體系,加強場內不良行為管控,維護良好交易秩序,提升服務水平。三是聚焦市場環境實施評價。各方主體可圍繞交易的合法合規性、公平公正性、公開透明度,以及法定權益保障、行業政策執行、行政監管履職等市場環境建設情況實施評價,同時借助歷史數據,分析各行業交易市場趨勢。
據介紹,此次綜合評價充分考慮各方主體身份、維度的差異,摒棄傳統單向評價模式,實現項目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微觀評價與宏觀評價相結合、人工評價與系統評價相結合。
一是系統智評。系統自動生成平均得分率、得分差異率、報價偏離度等指標,對項目投標質量、競爭性進行評估;自動生成項目資金節約率、市場開放度、競爭活躍度等績效類指標數據,并與全市同類型項目歷史數據進行自動對比分析,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可靠與準確合理。二是交叉互評。招標人、投標人、專家、行政監督和交易中心等各方主體根據不同交易環節、場景需求開展交叉互評,豐富評價內容,提升評價全面性、公正性,有效監督各方主體依法交易、規范履職。三是簡捷易評。指標采集頁面結合市場主體業務辦理流程,設置在交易系統、開評標系統、服務平臺各相關功能菜單下,并按評價情況分級顯示。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設置綜合評價模塊,實現評價在線操作、數據在線歸集、系統自動分析、畫像客觀展示、結果定向推送。系統設立合法合規性指標復核、評價結果申訴等功能,有效避免惡評、誤評問題。
據了解,揚州市綜合評價體系致力于加強管理與提升服務的融合應用。依托服務平臺數據流通機制,評價成果得以在招標人、代理、投標人、交易中心與監管部門之間形成“大循環”,通過多方融合、共享,行政監督部門不僅能掌握本行業項目問題線索,而且還能洞察整個工程招投標行業潛在的苗頭性和趨勢性問題,極大地拓展了評價成果的應用層次與范圍。通過對評價數據的歸集、清洗和治理,將評價結果以圖表、標簽、報告等可視化形式展示,把碎片化的評價信息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再分類定向推送交易、監管、信用、服務平臺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精準生成交易項目、市場主體、平臺服務、行政監督畫像,進而為招標人優化項目招標方案和實施績效評估、投標人開展咨詢決策、代理提升執業能力、交易中心加強管理服務和行政監督提升監管效能等提供信息支撐。充分挖掘平臺匯聚的海量數據資源,對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行業項目交易情況、資金節約情況、大中小型企業中標情況、外地企業中標率等交易數據開展分析,剖析各行業交易市場趨勢,為政府各有關部門促進行業發展、推進建設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重要參考。
(朱祎 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