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鄭州市圃田鄉至德街與商都路交叉口,平整嶄新的瀝青路面上車輛平穩駛過,行人腳步輕快。誰能想到,幾天前這里還是一片坑洼不平的“煩心路”?從發現問題到徹底修復,鄭州城管系統以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為抓手,推行“支部建在項目上”創新實踐,僅用48小時便破解了困擾群眾的出行難題。
6月28日,鄭州市圃田嘉園南院網格員在例行巡查中,通過網格化平臺精準上報事件:轄區至德街與商都路交會處路面破損,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汛期可能還會形成潛在積水點和安全隱患。圃田鄉政府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查。與此同時,鄭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下沉圃田鄉的網格員正在該網格開展巡查,雙方在問題路段對接確認后,現場進行辦公。
收到網格員上報信息后,中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相關負責人帶隊趕赴現場勘查,發現該路段因車輛頻繁碾壓疊加近期強降雨沖刷,路基出現損壞,按常規流程完成修復至少需要7個工作日。中心黨委會同圃田鄉黨委與施工單位聯合會商解決方案,隨后開展施工疏導,保障施工作業面,6月30日清晨6點半,修復工作準時啟動。經過連續奮戰,至上午10時許,破損路面已煥然一新。
“從反映問題到修好道路,僅用兩天。”家住附近小區的劉阿姨帶著小孫子來“驗收”新路,“以前接送孩子上學要繞道,現在推嬰兒車都能平穩通過。”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市積極運用社會治理理念開展城市管理工作,在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平臺融合、問題處置、人員下沉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構建“市級統籌、區級調度、街道主戰、社區落實”四級聯動機制,形成“問題發現-協商議事-聯動處置-跟蹤問效”閉環管理,探索“治理精度”與“服務溫度”并重的城市管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