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安徽省寧國市西北外環二期涉宣寧黃燃氣主管線改遷保護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的嚴肅性、公正性及公眾知情權,現將該項目環評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5月6日—5月12日,五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于公示期內將書面意見反饋至宣城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與排放管理科。
聯系電話:0563-******(兼傳真)
地******服務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窗口
項目名稱:安徽省寧國市西北外環二期涉宣寧黃燃氣主管線改遷保護工程項目
******辦事處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概況:
? ? ? 本次工程擬對安徽省天然氣宣城—寧國支線項目中涉及S104的4處交叉并行燃氣管線段進行改遷和保護。管道擬采用開挖+預埋套管敷設方式,遷改長度共計約3142米,遷改管徑為DN600,設計壓力6.3MPa。
主要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廢水:管道敷設完成后需要采用自來水為介質進行試壓,項目施工期間試壓廢水經分段沉淀后就近排入附近灌溉溝渠。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后回用于周邊耕地及山林綠化,不外排。
廢氣: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住建部關于建筑工地的“六個百分百”,定時對道路進行灑水抑塵,強化施工揚塵治理等措施。
噪聲:加強施工******居民點附近施工需采取設置隔聲屏障。
固廢:對施工期固體廢物應采取“集中收集、分類處理、盡量回用”的原則,施工開挖過程中產生的土方全部回填和周邊低洼地區進行平整,施工廢料屬一般固體廢物,可回收利用的廢物外售給專門的回收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剩余廢料交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施工期對部分現有管道進行開挖拆除,廢舊管道分割拆除收集后外售。
生態恢復措施: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面積,不得超過作業標準規定,對管線敷設施工寬度控制在設計標準范圍內,分層開挖土壤,管道敷設后及時分層回填。對于耕作土壤,按照表土層、心土層和底土層分層堆放、分層回填,減少因施工生土上翻。對管溝回填后多余的土嚴禁大量集中棄置,應均勻分散在管線中心兩側,并使管溝與周圍自然地表形成平滑過渡,不得形成匯水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植被恢復。
環境風險:現有的安徽省天然氣宣城—寧國支線項目在各閥室及寧國輸氣末站已設置壓力測試儀器及泄漏報警裝置,實時數據可通過在線傳輸至建設單位中控系統,若有燃氣泄漏等情況發生,可第一時間發現并采取措施。項目應編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加強日常演練。
******管理局備案文件。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書面聽證申請。????????????????
?
?
???????????????????????? ??????????????
???????????????????????2025年5月6日
?